色彩风格
您的位置:夷陵区检察院 > 夷检动态 > 头条

一个“爱管闲事”的检察官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5-08-13      

 从政治部调入刑事检察部门成为一名书记员已经两个多月了。跟随检察官侯东方提审、讯问、具结、开庭……我才真切体会到,检察官的日常少有惊心动魄,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琐碎与直面生活的真实。而在我眼中,侯东方,便是一位爱管闲事的检察官。

 

报到首日,我满心期待打开办案系统,想象着在公诉席上明察秋毫、舌战群儒,成为检察官得力的左膀右臂珂姐,欢迎加入!一声亲切的招呼打断了我的思绪。抬头,侯东方正微笑着将两本厚重的书放在我桌上:案子上的事有我们,不急,先通过这个打打基础。一本是最新的法考教材,刑法条文解读详实;另一本是她用过的刑法学专著,书页间密密麻麻布满了不同颜色的笔记与标注。这沉甸甸的学习印记,瞬间让我收起了初来乍到的浮躁。原来,管闲事的第一步,是引领新人扎牢根基。我沉下心,开始像她一样,潜心啃理论、研罪名、析案例。

理论的学习填补了知识的沟壑,也点燃了职业的热忱。日复一日的沉淀,如刻刀般精准,重塑着我的职业认知。在侯东方的悉心指导下,撰写文书、填录案卡、整理归档……这些基础工作渐渐有了分量,我对职责的理解也悄然更新。

珂姐,走,去趟司法局!一天,她拿着一份《提供法律援助通知书》招呼我,我满心疑惑地跟着。到了法律援助中心,听她说明情况,我才知道,我的检察官又管闲事——审查一起故意伤害案时,她发现嫌疑人宋某是听力残疾人,沟通困难,侦查阶段的调解失败让矛盾不断激化。为了充分保障宋某的诉讼权利,也为了让这个特殊群体真正理解法律,她主动为他申请了法律援助,指派辩护律师。

回程路上,我忍不住嘀咕:嫌疑人打伤了邻居,案子这么多,还专门花半天帮他请律师?侯东方正色道:嫌疑人也有基本权利,何况是残疾人?他们在社会中本就弱势,我们更要守住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底线。随即,一份《法律援助法》文档和院里司法救助的案例发到了我手机上。司法温度四个字,此刻显得格外清晰而有力。

不久后,一起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案进入认罪认罚环节。刚满三十岁的韩某,初中文化,家境窘迫。为赚钱提供了银行卡帮人转移涉诈资金。侯东方细致梳理证据,明确了定性,提出了精准的量刑建议——有期徒刑八个月,并处罚金。经过她耐心的释法说理,原本沉默的韩某认罪了。

在律师见证下,韩某在《认罪认罚具结书》上签字、捺印。程序完成,我正整理文书准备送他离开,侯东方却敏锐地捕捉到他依然低落的情绪:“你还有顾虑吗?”原来,韩某害怕入狱,更忧心年迈的母亲无人照料,悔恨与无力感沉甸甸地压着他。

“你还年轻,若真心认罪悔罪,应该能从宽处理。以后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才是对母亲最好的孝顺。”一番真诚的劝解与安慰后,小韩眼中含泪,紧绷的身体却明显松弛下来。那一刻我明白,我的检察官,这次“闲事”,又管到了人心深处。

侯东方检察官的“爱管闲事”,管的哪里是“闲事”?那是对法律尊严的坚守,是对权利边界的守护,更是深植于检察职业血脉中,那份推己及人的朴素良知。她用行动诠释着,冰冷的法条之下,检察工作应有的温度——这温度,源于对每一个个体权利的尊重,源于对公平正义的孜孜以求,它让司法在刚性的尺度外,拥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