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彩风格
您的位置:夷陵区检察院 > 夷检动态 > 头条

在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5-07-06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我分享的书籍是:《习近平讲党史故事》。在“学习清单”上看到这本书时,我以为它是一本晦涩难懂的“历史教材”,便抱着“看不进也得看”的心情翻开,随着指尖划过书页,我却心潮起伏,感慨万千。书中记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84个感人至深的党史故事,带领我们回溯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奋起的峥嵘岁月和复兴历程,穿越光尘,超越时空,给我们最深的感动,最深的教益。

 

        阅读的回响往往在不经意间震耳欲聋。当我在电脑前反复修改一篇宣传稿件时,光标闪烁间,突然想起延安窑洞中那盏同样长明的油灯——张思德同志在炭窑崩塌的瞬间,奋力将战友推出险境,自己却被永远埋在了为之奋斗的土地上。这位用生命诠释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战士,“平凡”却蕴含了巨大力量。

延安寒冬,张思德俯身炭窑的身影定格成永恒丰碑。而今日检察大楼里,何尝没有这般静默燃烧的“炭火”?整理资料时,一张照片让我印象深刻:公诉席上,时任副检察长向明正襟危坐、目光如炬,他的对面,是乌泱泱十几号辩护人,向检一人端坐,却似中流砥柱,“以一抵十几”。这张照片带给我的震撼,让我久久难以忘记。

 

想起我初入检察时,办公室恰好在向检隔壁。无论我加班到几点,他的办公室总是亮着灯光,偶尔路过,他的办公桌上永远是如山如海般的卷宗,层层叠叠,几乎要将他的身影淹没。老办公楼隔音差,有时他的办公室一整天也没有“消停”的时候,激烈的案情讨论、严谨的法条适用、苦口婆心的释法说理,从早到晚。几十年如一日伏案阅卷,向检将自己锻造成了“刑检专家”,院里的年轻人遇到问题都爱向他请教,他的言传身教也感染着一批又一批检察新兵。

张思德的炭火,向检的案头灯光,在我心中渐渐融为一束光——原来最打动人心的力量,正蕴藏于这些平凡岗位上默默燃烧的执着。

作为新时代的检察宣传人,我时常思考:如何用手中的笔,传递这份穿越时空的坚守?

 

检察官在卷宗丛林中辟出正义之路,而我们宣传人则拾取这些星火,将其播撒向更辽阔的人间。当农民工握着报道前来感谢检察官讨回欠薪,当校园展板里我们的普法漫画阻止了欺凌发生,那种灼热的欣慰,定与张思德望见同志们围炉取暖时的笑容相通。检徽与党旗的光影在眼前交融,我恍然彻悟:我们宣传工作者不只是简单记录者,也是薪火相传者。前辈们用生命写就的为民史诗,正通过我们手中的笔,注入检察事业的崭新篇章里继续奔涌,当后来者从我们的篇章中汲取力量,坚定地走向他们的“公诉席”和“卷宗山”时,便是对这份不朽精神最崇高的致敬与最有力的传承。

(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检察院 何骁)